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8月14日天金策略,《新华每日电讯》发表题为《生态承德绿生金》的报道。
森林覆盖率超过60%,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;“风光水储氢”清洁能源发展迅速,拥有北方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集群;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,钒钛新材料产业展现全球影响力……
塞罕坝精神发源地河北承德,锚定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以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,加快推动生态“含绿量”转化为发展“含金量”。
“林海”厚植生态底色
抬头“苍穹蓝”,放眼“林海翠”。登临塞罕坝望海楼,极目远眺,绿意无垠。
“我爷爷那辈人来的时候,这里就是一片沙地,风一刮,眼睛都睁不开。”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第三代务林人时辰,抚摸着一棵粗壮的落叶松,眼中满是自豪,“塞罕坝这百万亩林海,不仅是承德的宝,更是护卫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。”
如今,塞罕坝正在开展“二次创业”。承德市出台与塞罕坝机械林场“二次创业”相衔接、覆盖全市53家国有林场的《承德市国有林场“再建功立业”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,一体推进森林质量提升、基础设施改善、森林资源保护、生态产业发展、改革活力释放等重点任务天金策略,国有林场“再建功立业”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在围场县神源御道口300兆瓦牧光互补项目观景台上,可见大片蓝色光伏板覆盖地面。板下绿草茵茵,野花点缀。该电站是河北省首个光伏治沙试点项目。相比其他光伏电站,这里的光伏板支架高出不少。
“光伏板可起遮蔽烈日、阻挡风沙作用,避免恶劣天气破坏生态环境。”电站负责人葛涛说,为了让牛羊在光伏板下自由活动,光伏组件最低点距离地面2.5米,前后排间距10.8米。葛涛介绍,通过构建阻沙矩阵,当地植被盖度由3年前的35%提升到现在的75%以上。
一方翠林筑屏障,一泓清水入京津。承德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筑牢生态安全屏障,实施“三北”工程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,全市有林地面积3500多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0.03%,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。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,实施滦河、潮河、辽河“三河共治”,15个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%。
“绿电”点亮自然“风光”
燕山深处,滦河上游,坐落着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——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。其主体由两座巨大的水库构成,一居高处,一卧低处,中间由深藏山体的水道相连。
“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型的‘充电宝’。”电站工程师向记者解释,“风电、光伏发电不稳定,我们就用电网多余的‘绿电’把水抽到山顶的水库存起来;用电高峰时,再放水发电,补充到电网里。一抽一放天金策略,有效平抑了电网的波动。”
承德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,距地面7米高处平均每秒5.5至9米的风速,驱动着总装机量超1000万千瓦的风机;年均1400小时的光照下,总装机量达100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,宛如一片蔚蓝的海洋。
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,承德正依托“风光无限”的自然禀赋,构建“风光水储氢”全链条协同发展产业格局,从单纯能源产地向着辐射京津冀的“能源枢纽”和清洁能源应用样板城市迈进。
承德市推进“风光水储氢”一体化发展,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猛。目前,全市抽水蓄能并网、在建、获批总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,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集群。当地已建成承德北、围场牌楼等6个500千伏输变电站和3条500千伏输送通道,风光电输送能力达到1800万千瓦,初步形成了资源利用、装备制造、能源应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。
目前,承德清洁能源总装机已突破2390多万千瓦,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93%。与此同时,承德正全力构建一张通达京津冀的“绿电高速路网”。
随着承德东至滦州500千伏线路等新通道的建成,送出能力将提升至2400万千瓦。未来,承德的送电网络将升级为“9站6通道”,让澎湃“绿电”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津冀负荷中心。
“新材”激发绿色动能
走进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,一根根通红的钢坯在穿孔机中被塑造成特钢产品,一旁的数字孪生系统大屏上,产品的各项参数实时跳动。“这条产线生产的钒钛无缝钢管,是用于海上油气田的‘工业筋骨’。”公司总经理王雪原说,“我们炼的不是普通的钢,而是高技术、高附加值的新材料。”
承德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钒钛资源基地。钒被称为“现代工业的味精”。针对传统提钒工艺高污染、高能耗的难题,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首条亚熔盐法清洁提钒生产线。“这项新技术,让钒回收率从80%提高到90%以上,生产过程基本实现‘三废’零排放,能耗和成本还大幅降低。”公司钒钛事业部负责人高海说。
在中纤新材料科技(承德)有限公司拉丝车间,一束金色细丝从高温熔炉拉出。“这是连续玄武岩纤维,直径仅6微米,最细能达到4微米以下。”公司董事长翁时铭介绍,其具有高强度、轻量化、耐高低温等优异性能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轻量化等领域。
翁时铭介绍,企业使用“绿电”后,降低了生产成本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。
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,承德市坚持用生态赋能发展,重点培育文旅康养、清洁能源、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、智能装备制造等6个主导产业。通过积极改变能耗方式,承德大力推动产业环保升级,越来越多的绿色项目在承德落地。
守好“绿水青山”,赢得“金山银山”。承德市多措并举,加快生态价值成果转化,坚持向生态要效益、向绿色要发展,在生态补偿机制、降碳产品开发、排污权市场交易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领域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。绿水青山正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。
绿色是承德最鲜明的底色,生态是承德最大的优势。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,承德将积极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,以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。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